郑州金水科教园区软件及信息外包公共服务平台

园区简介

关注:545

郑州金水科教园区简介

 

一、园区简介

郑州金水科教园区成立于2013年,是郑州市的组团新区之一,先后获批河南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纳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辐射区范围,入选河南省第一批区域双创基地和科技服务业示范基地,承担有河南省、郑州市两级信息安全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任务,2018年2月,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6部委审核,进入了《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序列。

二、区位优势

郑州金水科教园区位于郑州市东北部,南至连霍高速,北至黄河南岸,西起中州大道,东至金水区边界,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16个行政村,规划人口45万。距郑东金融中心龙湖湖心岛和龙子湖高校园区4公里,距郑东新区高铁站8公里,30分钟即可抵达新郑国际机场和综合保税区。辖区内,中州大道、107辅道、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以及东、北四环等高等级公路纵横交织,构成便捷的交通网。其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四通八达。拥享黄河生态湿地公园、贾鲁河公园等8400亩水域迤逦风景和1600亩绿植鲜氧,并与郑东新区CBD、郑州龙湖以及龙子湖高校园区融为一体。金水科教园区注重生态保护,尊重原有的用地肌理,充分利用现状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力争将园区打造成为融汇产业集聚、总部经济、休闲观光的高品位区域。

三、产业发展定位

园区遵循“智慧高端、低碳生态、产城融合、宜居宜业”为发展理念;提出“金轴智环,环环相扣,一带四级,多元联动”的空间规划建设思路;致力于将园区建设成为河南省高技术服务业核心集聚区和全国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区。 2017年,科教园区研究确定了“一区引领、双自联动、三化并进、四链融合”的发展目标和推进思路。即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引领,探索自贸区和自创区“双自联动”的发展机制。全力推动创新创业国际化、投资贸易便利化和园区建设现代化“三化并进”。加快促进以创新为主线的资金链、人才链、产业链、政策链的深度融合“四链融合”。着力建设科技研发基地、信息安全基地、服务外包基地、共享生态科技产业基地和国际科技交流技术转移中心“四基地一中心”,努力打造成为国际科技城。包含:

信息安全基地:围绕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园区确定了12366”发展思路,即围绕信息安全产业集聚区建设一个中心任务,打造河南省信息安全产业示范基地、郑州市信息安全产业示范基地两级示范基地,重点布局“专业孵化器+产业大厦+产业基地”三层信息安全产业建设体系,开展安全芯片、网络安全、安全终端、安全服务、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工业信息安全六大信息安全产业提升工程,搭建以创新为主线的产业、研发、技术、人才、资本、政策六大支撑保障平台,构建信息安全产业创新发展生态,建设咋全国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千亿级信息安全产业示范基地。

(二)共享生态科技产业基地:围绕“O2O孵化器+产仓展综合体+科技产业城”全产业链布局,重点发展以人工智能、消费移动终端、电子商务等为主的共享生态产业领域,通过研发、生产及流通资源共享服务,建设“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生态链资源共享的城市综合体。优化共享科技产业生态链,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加强以产业城为核心的孵化器、SAAS技术、供应链、电商、风险投资等平台设施建设,引进国内外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的知名科技创新型企业

(三)科技研发基地:重点发展软件及信息技术研发、高新技术装备研发、高新技术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等产业领域,打造科技研发基地。主要包含:

1、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郑州分所)是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和郑州市人民政府、金水区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科研事业单位,研究院项目占地200亩,包括综合科研大楼、中试和产业化基地、中小企业育成中心等。借助中科院智力和人力优势,联合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研发并转化一批有针对性的重大科研成果,引进并培养一批具备科研、工程化和企业运作能力的优秀人才。主要产业领域为动力电池与储能节能与环保新材料生物与健康等。

2、郑州启迪科技城依托清华科技园区总部资源优势及启迪控股全国创业孵化网络,与本外地高科技公司、创业项目、高校院所及清华河南校友产业力量开展紧密合作,构建项目孵化、技术转移、产品研发、科技金融等系列平台,重点发展环保与节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现代农业、教育服务等五大产业。

(四)服务外包基地: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ITO)、知识流程外包(KPO),打造高技术服务外包基地。主要包含:

1、河南外包产业园园区共占地426亩,规划建筑面积60万㎡,总投资26亿元,以服务外包为核心,以实用人才的培训为支撑,带动企业孵化与生产,最终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入驻企业和相关高校及科研单位提供完善的软硬件环境;促进郑州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创新型产业聚集区,探索产业聚集区创新驱动型科学发展道路;为郑州市作为国家外包产业示范城市提供重要的基地支撑。

(五)国际科技交流技术转移中心:主要依托中以科技城、西亚斯亚美迪国际软件园、北大国际创业孵化中心等国际合作基地,链接ITTN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Plug and Play硅谷孵化器等国际创新资源,搭建中以、中美、中印等国家的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开展跨境技术转移和跨境孵化;突出国际化定位,举办国际性论坛和会议,共建国家联合实验室,开展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研发创新国际合作。

1、河南中以科技城由河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百瑞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色列英飞尼迪投资集团、河南北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300亩,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项目重点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大数据技术、食品安全技术,软件、移动互联网及信息服务产业,纳米材料研发与应用,3D打印技术、智能机器人相关技术,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技术等。

2、西亚斯·亚美迪国际软件园项目由美国西亚斯集团、美国亚美迪集团、河南布兰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旨在建造一个集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环保、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国际化软件园。项目重点发展软件及应用系统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公共事业信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等。

3、北大国际创业孵化中:心通过整合北大方正、北大工学院、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北大信息科学技术院、北大工道等资源以及北大校友会遍布全球的影响力,促进区域产业快速成熟。园区以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为方向,以“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为指导,建设集技术转化、科研开发、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产业发展、城市功能聚合一体的现代化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成为凝聚创新创业氛围的现代化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推动中原经济区快速发展。